曾任主席秘书组秘书的中组部原秘书长何载,深情回忆了毛泽东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治国理政“人民观”
毛主席常说: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革命的动力,才能创造一切。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何载认为,“人民”二字,在毛泽东主席心里是至高无上的,也是他始终不渝的信仰。
毛泽东把人民视为“上帝”。在愚公移山这篇光辉著作里,他把人民比作“上帝”,他说,只有感动人民这个“上帝”,才能搬走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 毛泽东把人民比作“土地”。他在《关于重庆谈判》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
毛泽东把人民视为“眼睛”。他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要求“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毛泽东把党和人民的关系喻为“鱼水”关系。他说“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鱼离开了水就不能活,我们党离开了群众就不能生存。这种比喻比古代封建帝王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舟水关系”,更深刻、更贴切。
何载举了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人民”二字,是毛泽东一生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字眼。他把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名中加入“人民”,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查不到的,英国法国都不这样叫。他亲手缔造的军队称“人民军队”,他把抗日战争称为“人民战争”,并相信日本帝国主义必将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他确定的国家政权制度和政治制度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他题写报名的中央机关报叫“人民日报”,我们用的钱叫人民币,我们的铁道叫人民铁道,我们的飞机叫人民航空,我们的英雄叫人民英雄,我们的广场叫人民广场。其它如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人民公社、人民公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无不与“人民”二字联在一起,中外历史上曾对无数的帝王、元首喊过万岁,唯有他是第一次喊出“人民万岁”的领导人。
何载一一细数着这些与“人民”有关的名称。“你想想,他写了多少!毛主席心里面始终装着的是人民。还有,他写文章、谈话里边尽讲人民的事情,所以有的同志说,毛主席的每个细胞里边都含有人民的因子。”何载动情地说。
何载回忆的第二故事,就是毛主席在阅读报纸时,也不光是自己读报,也为人民读报。毛泽东这种与众不同的阅读报纸的方式,让何载记忆犹新:
毛主席爱看报纸,全国各省报纸他都要看。当然最爱看的是湖南日报、中国青年报。他还喜欢从头至尾看。为了担心他看报纸时太复杂,我们就做了报纸摘要。当然做摘要我们得精心做,把重要事件写到纸上、贴着报纸。他不好拒绝,就一边看我们的摘要,一边也把报纸翻出来看,他喜欢看报纸的原版。特别令我们惊奇的,他看“报屁股”。(注:我国早期的报纸是没有副刊的,后来有的报纸辟一小角,刊登一些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之类的消闲文字,把这称为“余兴”,稿子多的时候便挤掉了,好像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不雅的名字“报屁股”)
何载回忆说,当年的“报屁股”还登广告和启事。什么内容呢?比如某某的小孩你现在在哪里?多年不见了,某某的丈夫,你怎么还不来信?他看了这些内容就显得有点气愤。这是人民在找自己儿子,人民在找自己丈夫。他在想,人民的儿子到哪里去了?参加工作了?当烈士牺牲了?坐在监狱了?⋯⋯我们都没想到看报屁股,毛主席却在这里发现了这些信息。他看了这些启事后受了感动,马上就找谢觉哉内务部长,要赶快编辑出版烈士地名录发到全国。这使人民看到谁儿子牺牲,烈士地在哪里。毛主席从报屁股上就能发现问题,这充分反映了他的人民观。
为毛泽东处理人民来信
在中南海9年多的时间里,何载伴随于毛主席身边,先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席秘书组)秘书、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南海党总支书记,负责联系统战和民族口的工作,并专门为毛主席处理人民来信。
何载回忆,发往中南海的人民来信每天一麻袋都装不完,毛主席规定,每天必须给他送十封群众来信。其它信件毛主席都要安排人看,人手不够就增加些人。有的时候听说他不太舒服,报纸、电报都减少些。人民来信也都减少,他发觉了后,把这个查问,严肃地问:是谁搞的?这是“封锁”我,“封锁”我和劳动人民接近。大家就赶快检讨说是我们听说您这两天不舒服,就少送了。 毛泽东对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毛泽东看群众来信看得非常细致,里边时常有点有圈,而且,他在看完之后还往往受到启发。
大家知道,解放初期有个“三反五反”。就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当时,毛泽东转发了两个报告,一个是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报来的,另一个是来自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的报告。但据何载回忆,其实,当时有人民来信就提出,全党应该进行“三反五反”。毛主席从群众来信里发觉党要出问题了。他看准的事情,一旦下决心要抓,就一抓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他不仅提出“三反五反”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代办法。
在如何对待人民来信这一问题,毛主席有过很多批示。比如说现在报纸常用的词“不可掉以轻心”就是他作的批示。毛主席认为,你做省委书记,你做中央局书记,你当军长,军团长,你不能掉以轻心,你工作很重要,打仗很重要,但人民来信不可掉以轻心。另外,毛主席对国务院的同志说,群众来信是纽带,党和人民联系是桥梁,党和人民联系是耳朵。另外,“情系群众”,也是他提出的。这些现在成了流行语言,你看报纸上常常“纽带”“耳朵”啊“不可掉以轻心”啊,都来源于他对待人民来信的态度和一些批示。“毛主席从来都把人民来信看得很重,对我们大家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革命,首先脑子里要有人民,我们今天再讲群众路线,首先要看重人民,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何载在采访中语重心长地强调这样的观点。
毛泽东告诫:“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1956 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从1953 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社会主义建设已有3 年多的实践经验,中共中央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新中国该如何建设?如何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殚精竭虑,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何载为我们讲述了当时的一些背景:建国以后国家怎么办?工业第一还是农业第一?轻工业第一还是重工业第一?内地第一还是沿海第一?这得有个道理说出。毛主席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他就找了34 个国家部委,当然还有人陪着谈话,花一个多月时间。有时一谈一天,有时白天谈不完,晚上再谈。后来,周恩来办了个小型展览会,这展览会毛主席看了一个礼拜,他都看得很细致,实际上都是调查研究。完了以后,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50 年代,内地应该是投资多少?沿海投资多少?这有比例。中央积极性和地方积极性都要调动,摆不好就老有矛盾,所以要正确处理矛盾。毛主席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奠定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国建设的方针策略,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事情。
在中南海工作期间,何载为毛主席收集、编纂了“六大”以来中央重要文件汇编11 册简易本,还参与了《毛泽东选集》编校工作。在编校《毛选》的时候,他发现没有选录1930 年到1933年底的文章,这四年内没有毛泽东的任何文章。这对于重视理论研究、笔耕不辍的毛泽东来说,是很不寻常的。
让何载感受最深的是,毛泽东十分看重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历史上有人提过,但毛泽东把它提炼出来了。调查研究是毛泽东一生提倡的,他讲的那句话“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何载回忆说,我们当时为他编《毛选》,就向他提问题。问他1930 年之后四年间,为什么不写文章?毛主席当时是这样答复的:这四年我没调查研究,所以我不写。“从这里就能体现毛主席对调查研究是多么重视。”何载感慨地说。
毛泽东曾告诫党员干部:“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这个课堂里最高明的老师,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泽东生于农村,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是一些农村子弟,他经常鼓励他们要多回家,多看望父母,多深入农村调查农村和农民情况,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
何载讲述,凡在中南海,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的工作人员都经常得下去,身边工作人员都得下去。何载当时到了石景山钢铁厂蹲点一年。毛泽东的警卫战士,他也叫他们回家去,一方面是回家看看妈妈,另一方面是做调查,农村现在究竟生活怎么样。这些战士回去后还得回来做汇报,有的见他忙就写成报告,报告他看得很仔细,战士的错别字他也改了,有哪句话也改了。所以当时有报纸就宣称毛泽东给战士改文章。何载认为:“其实不光是在改文章,毛主席是从战士的调查中吸取养料。”
毛泽东读书观:“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还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他的卧室的双人床上,一半全是书,一半睡人,看上去,人似乎与书融为了一体。 何载说:“毛主席有厌睡的习惯,就是白天睡觉晚上办公,他一般的生活习惯是下午四点起床,然后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等于晚上办公。他早上起来一梳洗就学习,旁边就是书,晚上睡觉以前还要看书。大家都知道他书很多,颐年堂的北面有个侧房,有很多大书架都摆在那里。大家从公开照片上也能看到。”
读史是毛泽东的一大兴趣,但真正系统地阅读中国历史典籍则是在进驻中南海以后。一九五二年,根据毛泽东的需要,其工作人员为其购置了一部《四部备要》,其中包括二十四史。对于这部二十四史,毛泽东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生命历程结束时,无论在京还是外出,无论健康或生病,他都用了相当多的时间,锲而不舍地攻读不辍,几乎全都通读了一遍,重点史册、篇章还二遍、三遍、四遍地读。有些扉页已经磨损,从《史记》到《明史》,繁圈密点,划线加批,比比皆是。何载说:“好多书他贴了条子,又点又圈,证明他都看了。”
毛泽东博览群书、博古通今,而这似乎为他的秘书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苦恼”。
何载回忆道:“和毛主席谈话记录不好做,他一会儿引用唐诗词,一会儿引用宋词,很不好记录,这是因为他知识渊博,阅读广泛。”毛泽东读书,不光多,而且精。《资本论》他读了三遍,《社会经济学大纲》读了十遍,《联共党史》读了七遍,《红楼梦》读过八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毛泽东记忆力过人,他不但读书,还时常默写,唐诗能默写300 首之多。因此,不仅仅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毛泽东的渊博学识,甚至时常让相关领域的专家也为之折服。
何载还讲述道,王明佩服毛泽东,认为只有毛泽东读的书最多。张国焘在回忆录中也说毛泽东读的书多。所以,无论反对他的人还是赞成他的人,都对毛泽东的读书观万分崇敬。
毛泽东读史,遇到有意义的人物传记,还总是推荐给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阅读,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所借鉴。他常常拿历史上的人和事来阐明现实中的道理:他以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阐明革命不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以李自成兵败的教训告诫党内不要产生骄傲情绪;用《张鲁传》中的舍、置“义米”“义肉”来推动群众革命运动;以《黄琼传》《李固传》中两人的直言敢谏要求在党内要提倡正气;以《触砻说赵太后》中关于教育子女的问题,要求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以防变质。等等,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作者:程四化李强强,原载:《组织人事报》/2014 年/9 月/11 日/第010 版,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