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三观”

作者:任怀宝  更新时间:2021-12-22 10:06:38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近日读书读到这样一段话:“读万卷书,却没有常识,读也白读;行万里路,却未长见识,走也白走。三观不正,读书再多也只是个两脚书柜;是非不分,游遍世界也只是具行尸走肉。”这段话虽非至理名言,亦不无道理,其核心在于阐明读书与“三观”的关系。尽管读书会影响“三观”,但如果“三观”不正确,书读得越多,背离现实就会越远,甚至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谓“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三观”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等。曾经听一位先进模范人物作事迹报告,他谈到,在上学前,他就受到曾为中共地下党员的父亲的教育,要求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因为我们的党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后来上小学和中学,他阅读了许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文章。再后来在上大学和工作期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了《红日》《红岩》《烈火金刚》《红星照耀中国》等小说及纪实文学。正是因为曾经拥有这样的阅读,受到这样的教育,他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明确、更加坚定。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他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规律;革命先烈的故事,让他认识到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道理,革命的后来人必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承先辈遗志、奋力接续向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让他认识到作为共产党员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党性、坚守什么样的品德、保持什么样的情操,一定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应该说这位先进模范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正确的阅读,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一个人在应当信仰什么、追求什么,为什么而活着、活着应当做什么等这些基本问题上,只有坚持正确的阅读,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在头脑中树起鲜明旗帜,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保持正确的方向,从而不断努力为之奋斗。

  “三观”的形成离不开读书,而拥有什么样的“三观”,也就会选择读什么样的书。青年周恩来曾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郭沫若说:“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革命先辈之所以始终保持共产主义信仰信念,始终为革命奋斗不息,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始终选择革命的“良书”作为精神滋养,不断补足精神之钙,确保精神支柱不倒。现实生活中不乏好读书的人,可有的由于选择书籍的错误,头脑中反而贯注了不良的东西;有的痴迷于唯心的东西,结果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专注于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于是总以西方的价值标准来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结果路越走越偏;有的钻研起做官术,醉心于“厚黑学”,最终只学会了投机钻营、蝇营狗苟、做两面人,等等。这样的书读得越多,使人变质变味越快,最终不只是“两脚书柜”,而是社会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并因此而贻误自己的人生,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引领和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观念的过程,亦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我们要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保持正确,始终跟上时代前进步伐,那么在读书的选择上必须保持认真而严肃的态度,既不能被充满谬误的书籍所引诱,也不能受别人的蛊惑而走偏。要自觉以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来定位自己的阅读,通过阅读认识真理、掌握真理,提高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并以此校正自己的“三观”。只有“三观”正确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作者单位:抚顺军分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