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手劈开太行山

作者:李光辉 特约记者魏联军  更新时间:2021-11-12 08:19:59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冬来太行山,疾风知劲草。

  纵使过去近60年,伫立在蜿蜒盘旋、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畔,依然让人惊叹不已。

  抬头,是万仞壁立的悬崖;俯首,是纵深百米的峡谷。渠水悬在半空,宛若一条盘在山腰的“天河”。

  上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今林州市)十年九旱的历史,林县县委带领10万英雄儿女,在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册上。

  很多去过红旗渠的人会有类似疑问:山高路远、工程浩大,林县人为什么一定要修红旗渠?三年困难时期条件那么艰苦,林县凭什么就敢上马修渠?跨省调水、劈山造渠不容易,仅凭双手和简陋的工具,为什么能够修成红旗渠?

  走近红旗渠,让我们品读这部林县人民的当代传奇、太行山上的英雄史诗,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连心渠

  初心与民心

  辉煌的红旗渠建设史之前,是一部不堪回首的苦难史。

  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讲师周锐常介绍,从明朝建县起,林县县志上就频现“大旱”“连旱”“凶旱”“亢旱”等字眼。1436年到1949年的513年间,这里曾发生旱灾100多次,庄稼绝收30多次。

  1958年11月,毛主席视察河南时专门接见时任县委书记杨贵,语重心长地说:“要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兴水利。”1959年,林县遭受严重旱灾,境内4条河流全部断流,旱井水窑干涸见底。

  杨贵的心被深深刺痛:“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性原则不允许我们眼睁睁看着地里旱着长不出庄稼、十几万父老乡亲翻山越岭找水吃而无动于衷。”经过勘查研究,林县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

  时值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岁月,超过85%的修渠费用来自地方和群众自筹,可林县群众当时还吃不饱肚子。出乎意料的是,1960年2月10日,县委《引漳入林动员令》发布后,一夜之间报名的干部群众达37000多人。

  有的党员推迟婚期,有的干部动员全家,父子上阵、夫妻携手、三代同行。为了支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河南省军区向工程指挥部捐赠了十几辆卡车和3000多根优质钢钎,同时动员数万名民兵投入修渠战斗。

  长期研究红旗渠建设史的杨震林著有《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一书,书中刻画了一幅共产党人带领群众战天斗地、不屈不挠的奋斗群像。林县县委班子成员成长于抗战烽火和解放战争期间,身上有老区干部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过硬作风。红旗渠建设期间,他们发挥组织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带领坚信奋斗可以改变命运的林县群众劈山凿渠,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如今,红旗渠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迎来超过20万人开展红色教育,其中不少是来自国外机构的人士,他们来此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秘诀。

  “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70余年前,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的感叹,用来解读红旗渠同样贴切。

  “很多人问,时代变了,如果放到现在,红旗渠还能不能修得成?”林州市一位领导说,“当然能。因为红旗渠是一条为民渠,是一条党和人民群众共命运的连心渠。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奋斗渠

  豪情与深情

  林州市上了年纪的老人,名字里大多含有“水”和“江”,饱含对水源的期盼。今年73岁的张买江,对红旗渠感情犹深。

  “1960年2月,红旗渠正式动工。父亲第一批上了建设工地,任施工排排长。”红旗渠纪念馆一面纪念墙上,镌刻着修渠时牺牲的81位烈士姓名,其中就有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

  忆及往事,这位当年红旗渠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最年轻的特等劳模,总是眼角湿润。

  那天收工放炮,有一炮迟迟未响。张运仁招呼大家躲炮,没想到炮声突然一震,一块飞石击中他的头部,他当场牺牲。噩耗传来,妻子赵翠英悲痛欲绝。后来,她把13岁的儿子张买江送上工地,对他说:“咱家必须有人在渠上!不把水引进村子,你就别回来见娘!”

  红旗渠修了10年,张买江干了9年,一直当的是爆破手。那段在太行山上飞檐走壁、放炮开山的日子,成为张买江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前些年,张买江退休后成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走遍大半个中国讲述红旗渠故事,感动无数人。他的儿子张学义是合涧渠管所副所长,负责管理所辖的50多公里红旗渠。

  修渠牺牲,建渠圆梦,护渠坚守,张买江一家三代人的人生与红旗渠紧紧相连。这样“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红旗渠人,在林州还有很多。

  青山依旧,斜阳几度。循着红旗渠溯源,渠水中闪耀的是奋斗和梦想的光芒。

  林县党员干部群众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胆魄和勇气,苦干10个春秋。没有住房睡崖洞,没有粮食吃野菜,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他们在太行山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刨出的太行山石可以修一条高2米、宽3米的“长城”,连接哈尔滨和广州。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一年,红旗渠精神展区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红旗渠建设者(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在红旗渠多个景点回荡,听来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幸福渠

  口碑与丰碑

  山河为碑,人心即名。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到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红旗渠纪念馆里,孩子们正跟着红旗渠干部学院的教师高声诵读。

  那是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心中的蓝图,也是林县人民的美好憧憬,如今早已成为幸福的现实。

  “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山中春秋、洞中岁月。”林州市副市长李蕾是土生土长的林州人,家中有三代人参加过红旗渠建设,曾作为河南省委宣讲团成员赴各地宣讲红旗渠精神。她的讲述描绘出一个个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的身影。

  当年,林县县委面对物资资金的匮乏、技术力量的不足以及诸多质疑,但他们没有动摇,从未放弃。他们深知,为了群众有水吃,困难再大,共产党人也要迎难而上。

  红旗渠建设工地总指挥是当时的副县长马有金,他在工地干了9年。“我是总指挥,只有我在工地上,群众心里才踏实。”马有金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天气变化时双膝疼痛难忍,没办法站立,他就跪在地上扶着钎让别人敲。长时间风吹日晒,马有金的皮肤变得黝黑,很少有人喊他“马县长”,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黑老马”。

  工地上,党员干部总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领取给养物资时却默默把群众推到前面。修渠,党员干部先实验,再给群众定指标:党员干部修5米,群众修4米。领取粮食补助,条件好时,群众每人每天2斤,党员干部1斤半;条件差时,群众每人每天1斤2两,党员干部只有8两。

  条件极其艰苦,任务极其艰巨,但当地群众说,跟着共产党干,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通水那一天,他们兴奋地睡不着觉,在渠岸上候了整整一夜。赵翠英用丈夫张运仁生前用过的茶缸打上一缸水,倒在丈夫坟头。“孩子他爹,今天渠水终于进村了,你快尝尝吧!”说完她一下子扑在坟头号啕大哭。全村人看着这一幕,没人作声,眼泪一个劲儿地流,憋都憋不住。

  高举红旗,渠成水到。林州人把红旗渠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这条渠,让干涸的土地重焕生机,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希望。

  长渠千里,流淌的是希望,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当年“战太行”后,一代代林州人继续“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如今的林州,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建筑之乡”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绽放出朵朵“幸福之花”。

  “现在,我们林州人干什么事都会和修建红旗渠比一比: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当年红旗渠修成了,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克服不了?我们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李蕾说。

  前不久,电视剧《红旗渠》在央视热播,还原与致敬那段艰苦又伟大的岁月。

  1960年2月,寒风凛冽中,林县县委带领10万林县人民挺进太行山,把一面面红旗插上山巅,一炮炮炸、一钎钎凿、一石石砌,将红旗渠精神镌刻在一块块太行山石上,融入一滴滴红旗渠水中。

  太行山上,飘扬的是红旗。

  太行山上,矗立的是丰碑。

  图①:民工在红旗渠施工现场凌空除险。

  图②:民工在红旗渠施工现场凿石。

  图③:林县群众参加红旗渠通水庆典。

  图④: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

  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Baidu
map